中新網濰坊10月23日電 (季良燕、鄧志強)陸軍第54集團軍防空旅近日採取鐵路輸送與摩托化機動相結合的方式,齊裝滿員跨省千里挺進渤海灣畔某地域進行“礪劍-2014”實彈戰術演習。
  他們按照全軍“火力-2014·濰坊A/B”跨區基地化訓練實彈戰術演習模式組織實施,深化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研究探索,強化偵察感知、指揮控制、快速機動、火力打擊、信息對抗和綜合保障6種能力及對典型目標火力打擊研練,突出自主對抗、隨機導調、精確評估和問題檢討,創新實踐基於信息系統的“偵、控、打、評”集成訓練,進一步錘煉提升部隊晝夜防空作戰能力。
  這個旅新老裝備並存,某型高炮仍然採取人工實施瞄準,遇到能見度不良天氣時,難以儘早捕捉目標。該旅旅長金宏鵬引導官兵增強立足現有裝備打勝仗的信心,探索創新訓法戰法,挖掘老裝備潛能,發揮新裝備優勢,搭建新老裝備聯訓平臺,建立空情共享機制。
  他們依托某型指揮鏈車、指揮控制擴展方倉、情報指揮系統和通信傳輸系統,實現“旅、營、連”三級音頻、視頻、文件實時傳輸,互聯互通,共享空情。將預警雷達、火控雷達和制導雷達按照裝備性能進行遠、中、近配置,採取“接力偵察”的戰術搜捕指示目標,把獲取的空情及時分發到各作戰單元。將新老主戰裝備按照戰技術性能交替、銜接配置,形成嚴密火力網,實施阻攔射擊、集火重擊和精確打擊。
  這天清晨,該旅一營陣地上空霧霾瀰漫,能見度不足200米。兩架“敵”機即將進入最佳開火距離,但一營仍然沒有捕住目標。千鈞一髮之際,旅指揮員迅速命令部署在一營附近的六連火控雷達向一營指示目標。瞬間,不同型號的火炮發怒齊射,兩架“敵”機瞬間被擊毀。
  該旅圍繞戰場機動防空這一全新作戰思想,組織戰場機動防空理論研究,查找動態防空短板弱項,探索戰場機動防空方法路子,開展機動防空針對性訓練。他們以行軍機動遭空襲、戰場機動防空和伴隨掩護重要目標等難點課題為抓手,尋找理論與實踐的突破口。針對戰場機動防空值班分隊伴隨掩護作戰行動,旅參謀長楊書偉帶領營連軍事主官和機關訓練部門人員進行戰法研究,開“諸葛亮會”各抒己見,建言獻策,探索適合實戰要求的機動防空伴隨掩護訓法戰法。另外,他們對分隊伴隨掩護組織程序、射擊指揮和操作要領等進行了規範,並對分隊指揮員根據擔負的任務、敵情、地形、道路等,靈活果斷地採取情況處置與射擊指揮能力進行了培訓。
  新形勢下,原有的以單一武器系統為主戰裝備的按部就班戰術已經不能適應任務需要了,如何根據自身裝備的導彈與高炮為主戰的實際情況探索彈炮混編一體化作戰新路,該旅政委王信民感到,彈炮混編聯合作戰要在戰術運用上創新思維,在獲取空情上實現資源共享,在陣地配置上梯次銜接交替,在火力打擊上機動靈活多樣。
  為此,他們針對主戰裝備彈炮混編,主要兵器幾代同堂、互不兼容的實際,確定了20多個革新項目,通過技術嵌入、軟件升級、接口改造、系統鏈接等手段,實現系統集成,構建了一體化野戰指揮網絡。根據“敵”機作戰特點和樣式、攻防手段和方法,梯次配置陣地,使火力體系互相銜接與重疊。在高度和距離上,形成層次性,構成遠、中、近和高、中、低結合的彈炮混編火力體系。在作戰指揮上,以集中與分散指揮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級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在火力運用上,採用集火和分火射擊、遠程攔截和短距精確打擊的方法相結合,形成“優勢互補、梯次銜接”的防空火力網。
  演練當天,該旅導彈分隊在高炮分隊的掩護下,載彈從高低不平的土路上快速機動占領發射陣地,迅速做好發射準備。“5、4、3、2、1、發射”,話音剛落,兩枚導彈出鞘,拖著烈焰直撲來襲目標。隨著一聲巨響,“敵”機瞬間被擊毀。(完)  (原標題:第54軍防空旅跨省千里舉行“礪劍-2014”實彈演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l94ylygz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